廣東各港口將推進資源整合
2025-03-25 17:11:44
來源:
發布時間: 2025-03-25 17:11:44
來源:
珠江口的浪花翻涌著時代機遇,廣東,這片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,正以壯闊氣魄開啟港口資源整合的宏偉征程。這不僅是港口的物理重組,更是一場關乎經濟命脈的智慧交響,當散落的港口明珠串聯成鏈,珠江口的濤聲將化作灣區經濟躍升的最強音。
廣東的港口群宛如一顆顆璀璨的明珠散落在珠江沿岸。然而,這些港口長期以來各自為政,缺乏協同,導致資源分散、同質化競爭等問題日益凸顯。在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浪潮下,這種分散的格局顯然難以適應高質量發展的需求。廣東省委、省政府高瞻遠矚,果斷決策,提出要有序推進全省港口資源整合。廣東港口資源整合帶來的協同聯動效應,將釋放出巨大的紅利。

廣東是中國對外開放的前沿陣地,擁有廣州港、深圳港、珠海港等18個沿海港口,2023年貨物吞吐量達22.1億噸,集裝箱吞吐量8265萬標箱,兩項數據均居全國首位,數據耀眼卻難掩隱憂。各港口間航線重復、資源錯配、同質化競爭激烈,甚至出現“一港多主體”“一港多政策”的亂象。例如,珠三角地區某大型企業運輸同一批貨物,需在東莞港、佛山港、中山港間輾轉中轉,物流成本增加30%以上。通過成立省級港口集團、優化功能布局、推動智慧化管理,廣東正將分散的港口資源編織成一張“海陸空”立體聯動的物流網絡,讓珠江口的每盞航標燈都成為指引經濟巨輪的智慧坐標。資源整合不是簡單的“物理疊加”,而是要通過“化學反應”釋放協同效應。
以廣州港、深圳港為核心極核,珠海港、湛江港為區域極核,形成“雙核引領、多點協同”的港口布局。其中,廣州港、深圳港為國際樞紐海港,珠海港對接港澳、聯動西江,推動汕頭港打造粵東樞紐港,湛江港則成為對接海南自貿港的“橋頭堡”。未來,全省港口將形成“北向輻射中南西南、南向對接東盟、東向聯動粵港澳”的立體網絡。提升港口重點物資裝卸能力和全球海上通道韌性,規劃建設一批煤炭、油氣、礦石、糧食、集裝箱等碼頭。提升內河高等級航道服務能力,推進北江上延、東江、順德水道等航道擴能升級。支持廣州港、深圳港拓展腹地縱深,布局內陸港,加密駁船航線。加強國際物流出海大通道建設,鞏固廣州港、深圳港面向歐美、東南亞、非洲的國際集裝箱運輸樞紐港優勢地位,擴大面向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市場布局和覆蓋范圍,加大日韓、印巴、中東、南美等航線拓展力度。強化粵港澳大灣區貿易、航運樞紐功能,擴大“組合港”“并行港”試點。
站在新的歷史坐標上,廣東各港口資源整合的愿景愈發清晰。全省港口將形成“一核兩極”港口發展格局,N個特色港口的“1+2+N”格局,貨物吞吐量有望突破30億噸,集裝箱吞吐量達到1.2億標箱,攜手港澳共建世界級港口群。屆時,珠江口的港口群將如璀璨的銀河,既各自閃耀,又彼此輝映,成為“一帶一路”的超級樞紐、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黃金節點。